眾人看好的物聯網市場 企業級業務成主打
發表時間:
更新時間:2016-03-31 15:42:36
“盡管媒體一片看好物聯網在消費者中的廣泛應用,但相關連接設備、傳感器、控制器的銷售量只有數十萬,遠遠沒達到百萬的量級,另一方面企業購買和使用的物聯設備已經達到了千萬甚至上億件,比如智能電表、智能油氣傳輸、智能城市、智能公路等,工廠、移動醫療、交通方案提供者、能源行業都能從中獲益。”德勤在一份報告中預計,60%的無線物聯設備會被企業購買使用,90%的相關服務收入來自企業而非個人消費者。
大風口“物聯網”已至,IDC預計,到2020年,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6558億美元增長至1.7萬億美元。
“B2B現在才剛開始,我們覺得市場會很大。”研華科技中國區總經理羅煥城在接受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專訪時表示,小米、阿里比較強調消費性、商業性、標準化的應用,而在B2B領域,每一個都是定制化的產品,每個規模也很小,兩者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是不同的思路。
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表示,BAT、京東、360、小米等互聯網企業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是一種自下而上思路,重心在于應用層面,但是類似研華科技這種企業則是另一種自下而上的思維,即是從硬件方面入手,構建一個物物相連的智能環境,讓物與環境主動與人進行連接。
“硬件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兩個不同主體的不同思維方式應該打通,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與萬物相連。”劉克振說。
羅煥城對此的解釋是,這意味著未來需要一種融合,未來產業的發展也將趨向于共享經濟的模式,更為開放。
“現在有小米生態圈、蘋果生態圈、谷歌生態圈,未來會不會有其他生態圈存在?絕對有可能。即使蘋果現在是封閉的,但也在慢慢學習不同的界面,整個API也是開放的。只有將技術服務做成平臺化,任何人都可以接入,才能在未來成功。”羅煥城說。
過去更多提供工控機、工業自動化設備的研華科技也正在發展一些無線傳感等物聯網設備,提高附加值,引進云服務。“我們提供一個橋接,一個中間軟件的服務,不管是微軟、電信、IBM還是阿里的云,把這些軟件放在云里,也就是提供一個標準化平臺放在云里,讓我的用戶——系統集成商整合給他們的用戶使用,這樣天地就可以對接了。”羅煥城說,產業變化瞬息萬變,很多企業三年前開發的東西現在已經不實用了,因而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是存在的。不過類似于研華科技所做工作的挑戰也不小,系統集成商往往出于自己原先的使用習慣和利潤要求有所疑慮。
紅石陽光CEO韓黎光認為,在物聯網設備興起以后,根據不同場景,軟件的需求可能會變更,所以也會需要升級,因此他們就提供無線升級的能力,專注于物聯網的OTA升級云服務,并且未來和阿里云、騰訊云等存在很多的合作空間。他透露,紅石陽光計劃明年初上新三版,未來重點投入方向在于云平臺研發。